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
2025-10-10 10:38 来源: 阅读量:0
金秋十月,海河西岸流光溢彩。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,河西区精心烹制出“活力核心·品质之城”国庆系列活动这道“大餐”,通过格局更宏大、融合更深入、体验更丰富的精品活动,成功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。期间,河西区共举办各类文体商体活动309余场,接待游客243万人次,营业收入超2.3亿元。得益于前期系统充分的组织策划和科学调度,河西区文旅商体各项活动进一步深度融合,以多元化、高品质的消费供给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潜能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。
从精品活动到体系构建
近年来,河西区在国庆假期通过探索举办海河国际消费季、哪吒体育嘉年华等精品文旅商体活动,引导促进区域多样化、品质化消费。今年,河西区再次深化“哪吒”这一充满区域特色的IP,将“哪吒国际消费嘉年华”提升为全域活动的核心引擎。而“哪吒”这一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IP,以其“少年无畏、敢于创新”的精神内核,成为链接历史与未来、本土与国际的优质符号。今年的嘉年华活动在场景搭建、环节设计、活动组织等方面持续完善提升,围绕“夜生活”“国潮”“亲子”“健康”等关键词,联动天津文化中心及周边商业体,推出消费、市集、文化、赛事等系列活动26场,“潮起津卫·国韵养生”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河西站、2025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天津挑战赛、哪吒气排球超级杯、玩具市集、哪吒音乐节、2025天津第二届“五虎星火杯”三人篮球挑战赛等活动场场火爆。此外,物美梅江店在十一假期全新亮相,引入了体验店和餐饮娱乐业态,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,吸引众多休闲客群,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商业能级。今年河西区举办的嘉年华活动,构建出一个文旅商体赋能消费的完整生态体系,也标志着河西区的节庆活动逐渐迈向品牌化、系统化运营,整合精品活动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系列主题活动,有效提升了城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。














从专属功能到场景融合
今年的国庆系列活动,河西区在空间利用上打破商业、文化、体育、绿地的专属边界,创造出一系列“沉浸式”的新场景,极大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。其中,人民公园在举办2025天津市“健康π空间”主题公园开园暨天津健康零碳微花园节市集活动,引入专业体测、健康科普和互动体验项目的同时,接续推出了“戏曲街角”系列沉浸式演出,经典评剧《花为媒》与京剧《西厢记》让市民大呼过瘾。此外,人民公园还举行了“哏儿都文化节”活动,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,坚守相声、曲艺等本土文化阵地。这种场景融合的布局,使同一公共空间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年龄、不同需求市民的需要,实现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,践行了人民城市理念。值得一提的是,利用城市绿道“天然氧吧”和“城市绿肺”的特殊场景,河西区创新形式举办绿道音乐会,“我和我的祖国”声乐专场、“乐动国风”新民乐音乐会、“舞韵中华”舞蹈专场演出等风格各异的文化盛宴每日接续上演,满足了市民游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,让大家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,感受河西文化惠民的温度。








从流量爆点到全域协同
如何避免节日期间中心区域人满为患、周边地带门可罗雀的情况?今年,河西区通过“高低搭配、错位发展”的策略,实现了人流的高效引入与均衡分布。2025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作为高端赛事,是名副其实的流量爆点。这一精彩的国际级赛事迅速聚集了全国目光,吸引了大量年轻、高消费的体育旅游人群。球赛与潮玩市集、舞台表演等有效结合,相得益彰,有效拉动了周边餐饮、购物消费,成为强大的“流量引擎”。此外,普惠文化作为“城市暖心剂”,同样集聚了大量人气。“戏曲街角”活动将传统艺术带入百年园林,规模虽小却温情满满。嗓音嘹亮、字正腔圆的表演近在眼前,市民在与专业演员近距离的交流互动中,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这些流量爆点由点成面,达到全域协同的效果,既有效服务了本地居民,又避免了节日期间的“社区空城”现象,实现了“大赛事引流,小街角留人”,增加了全域文体活动的持续性和热度。




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,河西区通过文旅商体活动的优质供给和有效融合,催生了区域新消费和高质量消费,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公平、多元、高品质的消费选择和生活体验,一系列高水准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向外界展示了河西区城市治理能力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,描绘了一幅文旅商体共生共荣的生动图景。这种软实力的提升,对于吸引高端人才、集聚优秀企业具有长远意义,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。河西区正沿着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,以优质体验提升幸福指数的路径前行,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