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融媒品读】我们的情致茧房是父亲构筑的
2025-06-16 15:42 来源: 阅读量:0
品读,可以启迪思想、引发智慧、陶冶情操,让人感到清新、舒畅,带来美的享受。“天津河西”公众号开设《融媒品读》专栏,不定期推送网友文章,或充满趣味、或意境悠长。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、交流思考,也欢迎您投稿自己的随笔感悟。
投稿邮箱:
hexirongmei@163.com
算是下了两天雨,忽大忽小,突如其来。下雨的过程不必描述,倒是雨后的云可圈可点,值得一提。尤其是昨天傍晚,落日的余晖隔着厚厚的云层渗透出来,云变得立体,光线变得锐利,光源也变得幻境,其实云的背后还是那个我们最熟悉的太阳。
今天上午也下了雨,要不是天气预报,多少有些莫名其妙,总感觉还没到下这么多雨的时节,至少在记忆里,下大雨的时间是在淋湿了也不觉得冷的时候,比如伏天。不过,还是喜欢这场雨,觉得天空的滤镜被洗刷得更透明,那原本就很绿色的绿色植物美的更加不可名状,大有娇滴滴的感觉,不忍触碰,尤其是新栽种的北海道黄杨,新出的嫩芽有一种到了江南的错觉,掐下来炒成茶,估计味道也可。
天空变得更加局气,行云一边变化一边言志,飞鸟煽动翅膀之后总有一段翱翔,风不小但不燥,人们沉浸在适口的空气中尽情呼吸,紫金山路也变得更和蔼,天塔旋云和周边的一切和合共生。这是一幅让我陶醉的图景,因为我每天都在其中,每天都在关注,每天都在观察,每天也都在感悟!
从小的时候我就比身边的同学更多些文科细胞,原因在于我爱思考,总会在极其普通的事情当中想明白一些道理,不论对错,只迎合我自己的认知,像一个信息茧房。从小的时候我也比别人有趣,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傻子自我共振原理,确实比别人松弛,对于一直以来的生活我似乎就是个捧哏选手,那个会把一种逻辑变成一种情景的选手。
所以,我很少埋怨生活,很少埋怨自然,很少埋怨朋友,很少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于是,下雨就会让我有感动,云层就会让我有感想,翱翔的大鸟就是那么拟人化,至于诙谐的看待有关紧要和无关紧要便就是家常便饭了。于是,喜欢听任素汐讲故事般的歌曲:我欠你啥子么,我啥子都不欠你哩。于是,喜欢听乐呵兄弟的相声:玻璃水潜水艇能用吗?
我觉得我是个特别知足的人,晚上和好朋友到公园走步能让我睡个好觉,和大琪兄弟吃一碗烩面我能高兴一天,下班路上看到晚霞会觉得特别幸运,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,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些事情,和身边的人每天都其乐融融,对了,我买了个渔网,类似于地笼的那种,在被允许的池塘里抓住了几条小鱼和几只小虾,给生活增添了趣味。
大概,也就算是个有趣的人,相对乐观,相对阳光,相对友善,相对还凑合。大概,我个人分析,之所以能这样要感谢治愈系的童年生活,其实,最该感谢的是原生家庭,对于一个男孩子成长而言,最该感谢的还是含蓄中有意趣,坚韧中带柔和,精神富足且幽默的父亲。今天是父亲节,祝我的父亲节日快乐。谢谢父母两位老同志今天中午亲自下厨给我和姐姐做的家常便饭。